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希腊语中,“国家”与“公民身份”,“公民团体”,“宪政”等概念存在着必然联系。 “国家”与“公民”是同义语,其含义可引申为:城邦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国土范围内是一个权力主体;权力主体的本质便是主权,主要体现为凡城邦公民都是主权所有者,即主权在民。国家、城邦、公民在雅典呈现为一体化。

——摘编自张庆服《雅典与西周国家形态的差异》

材料三:   此时的法国已经落后于英国……资产阶级处于绝对君主制的控制之下,国王没有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去发展生产……因此,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如此艰难岁月,再加上启蒙思想家……使人民日益觉醒。而此时,整个欧洲、美洲都是一幅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画卷,北美殖民地人民狂吼着自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对此行动大加支持的法国也深受影响。一个积累民主精神,迸发时代激情的时代深深将法国卷入其中。在内外冲击下,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位“高皇帝”“罢宰相”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民在雅典城邦中的地位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3)结合材料三回答“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最终选择的政体形式与英国有何不同?
2021-02-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后来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材料三: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制造了一幕幕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等;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四: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材料五:(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它的富于尊严的部分是非常复杂且有点堂皇的,是非常古老且颇受尊重的;而它的富于效率的部分是绝对简单而颇为现代的,至少在盛大场合和关键时候是如此的……

—W·白芝浩《英国宪法》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材料二中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所述民主政治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两点主要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5)怎样理解材料五中这种既“富于尊严”又“富于效率”的制度?

(6)英德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7)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

2018-09-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

——《顾准文集》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四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指出“他”在地方推行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侨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什么是民主》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德)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引自古代罗马的哪一部法律?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的法律规定?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文明往往有着其不同的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他们的地理坐标,他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布罗代尔(法国史学家)
(1)材料一中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索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从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请出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主要差别?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帝王在反腐倡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主要表现在:加强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建立御史制度监控官员行为,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中国古代受封建专制制度和人治的限制,严刑酷法惩治贪官只是事后治表,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说明中国古代尚未找到遏制和铲除腐败的治本之路。
——周树志《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帝王反腐倡廉的措施以及中国古代不能遏制腐败的根源。
材料三 健全法律和司法体系是防止腐败的重要制度保障,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人员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等,对腐败行为的制约,更离不开监督执行这些法律规章的独立机构,20世纪以来,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由联邦检察机构提出诉讼。势均力敌的党派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并形成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称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出发,说明美国遏制腐败的方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6-06-2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临川区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rulebylaw)”而不是“法治(theruleof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简析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

2015-12-30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材料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