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罗代尔的三种历史时段理论,犹如一座三层大厦。第一层(基础部分)由被他称作结构的(诸如地理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心态的等)因素组成,称为“地理时间”;第二层次(中间部分)指影响人类生活的经济或人口变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社会时间”;第三层次(最上层部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军事与人物的活动,称为“事件时间”(或“个体时间”)。被称作“地理时间”的长时段构成了一切历史基础,其次才是发生在中时段(“社会时间”)内的“情态历史”。最表层的是发生在短时段(“事件时间”)中的“事件历史”。布罗代尔的上述历史时间三分法,所强调的是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尤其是第一层次,这种“结构的历史”在布罗代尔那里被赋予特别重要的地位,他的时间理论自60年代至80年代,影响了法国整整一代历史学家。

——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

材料二   在孟德斯鸠那里,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气质性格,人的气质和性格决定法律及政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则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

——李学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谬误与正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公元前中西方的历史,谈谈你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认识。
2019-08-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同步练习(2)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邦的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监督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实际上所有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政治家都受过公民大会的责罚,米利斯托克利和伯里克利亦不例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在罗马法方面,不仅有举世公认的罗马私法,也有与私法相比毫不逊色的罗马公法制度。例如现代宪政制度中分权与制衡原则就是以罗马宪法为滥觞,在罗马共和宪法中,不仅存在同僚之间的分权(双执政官制),也存在执政官和其他行使积极权力的长官与行使消极权力的保民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最后还有五大宪制机关:人民大会、元老院、长官、保民官、祭司团彼此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罗马的这些制衡机关也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议会、参议院、监察机关等政权机构。

——摘编自蒋安杰《正确认识希腊法与罗马法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政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城邦政治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认识。

3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段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在雅典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其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谈谈古希腊与古罗马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

2017-11-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 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 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即“遵拟议行其三,在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之间存在着分工和相互制约,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 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 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和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做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摘编自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2016-12-12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安一中高三上期11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