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共和国到帝国(古罗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军入侵意大利,并在坎尼会战中大败罗马军。有四位同学对当时罗马的情况做了大胆的推测,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当时军队中的统帅是皇帝B.担任所有官职均享有薪金
C.公民大会有权宣战和媾和D.罗马军队主要由奴隶组成
2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共和国公众(公众指通过法律许可和共同利益而结合到一起的聚居群体)在聚居的地方“建上圣祠和公共场所时,就称之为城市”,“共和国是公众的财产”“共和国是一种最优良的政体形式,具有稳定性”。西塞罗此说的主要依据是,共和国的政体形式(     
A.激发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B.维护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C.消解了公众内部的冲突与对抗D.践行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2022-10-06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3 . 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凯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 )
A.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B.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
C.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D.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
2022-07-15更新 | 629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详述自城开创以来罗马人民的业绩”“歌颂这个由神与人共同建立起来的伟大国家”是李维(前5917年)撰写《自建城以来》(又称《罗马史》)的初衷。《罗马史》继承了“年代记”的传统手法逐年记事,记录了官员选举、内政外交、战争与宗教等活动,为人们描绘了罗马由一个亚平宁半岛的小城邦发展到帝国的完整过程。《罗马史》吸收古希腊史学流畅简洁、典雅诗意的特点,对前人涉及史料,特别是神话传说的著述并不全盘接受,而是根据可靠性与完整性、作者声誉、文学加工程度等因素进行考证。受罗马法影响,《罗马史》模棱两可的记录较少,历史叙述均能体现李维对事件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李维还认为虔诚、勇敢、仁慈等美德是罗马走向繁荣的关键,于是通过塑造历史记忆,他强化了罗马民族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郭小凌主编《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维撰写《罗马史》进行解读。(要求:表达清晰,逻辑明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国家元首。元首与元老院一起分管国家,把国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属元首,一部分归元老院管辖,元首与元老院分掌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这一做法也被历任后继者接受和采纳。屋大维时期的这些统治措施
A.奠定了近代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B.使贵族统治在罗马确立起来
C.遵循了罗马共和时代的部分传统D.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
2022-06-28更新 | 106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科学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早在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就开始疏通沼泽并建设饮用水设施,在福卢姆地区建下水道,据说执政官要想得到市民的选票,城市道路、饮水系统和公厕的修建就是衡量政绩的指标。古罗马如此重视公共卫生,从侧面反映了
A.罗马执政官非常注重政绩工程B.罗马民主制度的高效运作程序
C.传染病对罗马曾造成重要影响D.传染病影响了罗马的政治导向
8 . 下表为古代罗马兴盛原因的分析,据此可知,两位学者的共同认识是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

A.罗马平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B.罗马利用军事扩张推动文化认同
C.罗马法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D.自由精神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
9 . 公元前21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致信色萨利城市拉瑞萨当局说,你们或许可以看看罗马人的做法,“在奴隶获得解放时,把他们纳入公民队伍,让他分享官职。通过这种方式,罗马人不仅扩展了他们的国家,而且建立了大约70个殖民地”。腓力五世意在说明
A.开放公民权有利于国家发展B.城市管理要加强公民参政意识
C.解负令有助于扩大公民基础D.罗马帝国建立得益于殖民扩张
10 . 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但也存在差异。其相似之处是
A.全体公民抽签轮流执政B.民主选举产生执政人员
C.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D.具有贵族寡头政治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