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3 道试题
1 . 探寻名胜古迹,明辨治国之道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古圣先贤们留下许多名胜古迹,诉说着历史变迁,他们的治国之道也启迪后世。

活动一:探寻名胜古迹。请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名胜古迹进行空间匹配。


活动二:明辨治国之道。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古代东方和古代西方有不同的国家治理形式,同属于古代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活动一图所示的文明成果中,属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是________;属于古代埃及的是________;属于古代印度的是________;属于古代中国的是________;属于古代罗马的是________;属于古代伊斯兰世界的是________。(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空格中)
(2)如活动一图所示的文明成果同时又是研究和认识该地区历史的重要史料。其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____;兼具文献、实物史料的有________。(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空格中)
(3)上述三位政治家所处时期,其国家治理模式(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4)基于上述材料,概括上述国家治理模式(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
2021-11-28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务,在引起平民强烈不满后,才增编两表,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是因为
A.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B.奠定了“万民法”基础
C.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D.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2020-09-01更新 | 391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9届高三年级人教版必修一1-2单元历史试卷
3 . 如表是古罗马时期三种主要契约形式的出现阶段和特点。据此可知,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     
出现阶段契约形式特点
《十二铜表法》“耐克逊”交易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固定术语
市民法文书契约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诺成契约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A.意在缓和公民与自由民的矛盾B.表明古罗马建成法治国家
C.奠定了近代西欧各国法律基础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4 .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展览活动。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阿兹特克太阳历

E有“0”数字符号的手稿(3世纪)

F东汉织锦新疆博物馆藏

G记载金字塔建造的莎草纸

H玉米彩陶(7世纪)危地马拉出土

(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

材料   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木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
2022-06-2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
C.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6 . 《十二铜表法》确立了一个“已造横梁之诉”:偷来用于建筑房屋的梁木或用于葡萄园的架材,不得拆走,但可对盗取它们的人,提起双倍赔偿的诉讼。同时规定,修剪葡萄藤之日,即为取回架材之时。这表明古罗马
A.法律形式主义特征明显B.重视社会财富并兼顾私产
C.打击盗窃行为力度不足D.继承了悠久的习惯法传统
2022-0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日本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记载,受到市民罢兵役和民众要求法律条文化的影响,罗马元老院不得不同意制定成文法律。公元前453年,罗马元老院派遣三人考察团到已经实行法治的先进城邦国家希腊学习。“派遣考察团的目的是为了抄写著名的梭伦之法,了解希腊各国现状、法律以及产生法律的过程。”回国后不久,《十二铜表法》出台。这表明
①《十二铜表法》受到希腊影响 ②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罗马成文法的形成
③《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④当时雅典正处于梭伦执政时期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021-04-02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十二铜表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十二铜表法》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B.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
C.对贵族滥用权力做了一定限制D.是罗马法的渊源
9 .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加剧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B.维护贵族以及富裕平民利益
C.高于其他人定法和人为权力D.体现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10 .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2019-07-23更新 | 65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普宁市兴文中学高三8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