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该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世界古代法中最著名的法典之一。该法被制定的背景是
A.平民掌握了国家大权
B.贵族解释法律受限制
C.平民利益道到了损害
D.罗马习惯法的废除
2 .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受到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2018-01-12更新 | 51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以下不属于促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因素是
A.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的斗争
B.共和国的诞生
C.贵族们的要求
D.保民官的强烈要求
4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人亦应遭受同样伤害。上述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B.维护了贵族的一些特权
C.体现平民的利益诉求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结构,其核心内容是为了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这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A.体观了法律至上原则确立
B.有利于调整民事法律关系
C.以维护奴隶主利益为目的
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6 .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7-10-05更新 | 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陈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
8 . 《十二铜表法》规定: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实质上只注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C.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
D.未使平民的权利得到保护
9 . 《十二铜表法》规定量刑定罪必须以条文为准。这一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
A.限制了贵族的不法行为B.实现了平民与贵族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
C.保留了注重程序的传统D.将外邦人纳入罗马国家的法律保护之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