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 242 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建立了一套与公民法不同, 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由此可知,万民法(     
A.沿袭了罗马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促进了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化
C.克服了公民法狭隘的民族性D.消除了罗马公民与自由民的差异
2022-06-28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三模(主城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券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该法
A.具有人文精神B.注重法律程序C.体系最终完成D.适用范围扩展
2022-06-23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据此可知,当时(  )
A.公民法正在调整B.统治为公民不满
C.万民法不合时宜D.公民法果决严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罗马查士丁尼皇帝时期确立了债权让与制度,债权可以让与,无论受让人与债权人以何种方式达成债权的让与协议,受让人都可拥有追讨债务的权利,只是让与必须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制度的确立
A.标志着罗马万民法的形成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加剧了法律形式主义倾向D.表明罗马法律体系已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并没有完全熄灭万民法的火种,万民法所蕴含的普遍主义理念和自然法精神只是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暂时蛰伏下来,一俟经济社会发展,万民法便拂去历史尘埃,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国际私法舞台。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万民法
A.伴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而产生B.没有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
C.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D.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发展
2022-04-12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拓展,贸易的频繁,“在旧法律和新的社会政治状况之间已出现了一些矛盾,正在这时候就应用新的解释使旧法律能够适用新情况。”因此,罗马的著名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很多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这种做法
A.成为罗马帝国崩溃的根源B.损害了公民法的严肃性
C.保障了民主制度与时俱进D.利于万民法的最终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帝国初期,昔里尼行省(位于希腊)居民对一些不法罗马人不满,皇帝奥古斯都得知后颁布法令:该行省境内,罗马人未经许可出面检举、告发希腊人或者杀害希腊人,取消其罗马公民权的荣誉。这反映出当时罗马法
A.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B.重视提高公民文化水平
C.开始关注经济领域问题D.适度保障外邦人的权益
2021-11-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授予法学家“法理解答”的权利,法学家通过对罗马古代的法律传统、法律思想的整理,归纳出定义和一系列具体的规范,从而构成罗马法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一做法
A.保证了罗马法的公平正义B.协调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有助于罗马法的发展完善D.使立法的主观随意性增强
9 . 在《全球通史》中说:“早先,雅典向希腊同伴征收贡物,且从不增加其享有公民权的人数。而罗马人则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都享有拉丁公民权,拉丁公民权是一种广泛而不充分的公民权。”这可以用来说明
A.罗马共和制比雅典更优越B.罗马能够征服和统一半岛的原因
C.雅典城邦走向衰落的根源D.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2021-09-05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认为,古代罗马外事裁判官的审判思维是以罗马市民法作为参照系,进行不断减损,尽量让其更抽象因而更具普遍性。顺着这一脉络,他们将人性中的普遍理性作为法律适用依据,逐渐形成了适用于罗马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外邦人的万民法。该学者意在强调
A.自然法理念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B.罗马法律体系的日臻完善
C.市民法与万民法实际上没有区别D.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