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帝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C.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D.罗马法孕育了基督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不断发展完善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2018-12-25更新 | 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建议政府保护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2018-12-12更新 | 8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C.法律可消除社会矛盾D.皇帝敕令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2018-12-09更新 | 175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A.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2016-11-27更新 | 55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从目的上看,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建设都是为了
A.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D.确立起文明的典范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唯有法律的征服最为持久”;我国史学家认为:秦朝的法律源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的《秦律》,应该算是一部十分完备的法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任何人”指什么人?材料中“民主”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结合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分析“秦朝短暂而亡”、而罗马法的“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一文明包括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拉丁字母、《汉谟拉比法典》
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2010-08-14更新 | 9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