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罗马公民法中婚姻的缔结要建立在配偶双方合意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取得双方家父的同意。而在万民法中,婚姻的成立不以家父的同意为必要,而是以婚姻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为必要。这反映了罗马
A.重视对婚姻自由的追求B.享有权利人群的不断扩大
C.家长制结构的逐渐解体D.妇女社会地位的大大提高
2 . “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而且在近现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由此可知,古罗马私法.
A.奠定了西方法治精神的基础B.提供了西方社会生活的规范
C.描绘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蓝图D.束缚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
3 .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有“向民众申诉”制度,或称上诉权法,如果对执法官的判决不服,公民可以向民众大会上诉,最后由民众大会作出有关裁决。它“被罗马人视为对市民自由权的最高宪法保障”。据此可知古罗马
A.执法官的司法裁判权被剥夺B.公民权益受到司法民主制的保障
C.民众大会成为最高司法机关D.确立了行政司法分权与制衡体制
4 . 罗马人不愿意把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赋予外来人。此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甚至享有市民权的妇女以及处于家长权之下的家子也被排除在罗马法主体之外,由此可以判断罗马法(     
A.法律关系客体范围小B.一直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与法律平等原则相悖D.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
5 . 罗马人把罗马市民权授予那些在战争中英勇作战的人,把市民权授予被解放的奴隶,不蔑视任何人,不根据人的出生而是依据罗马市民和非罗马市民(包括奴隶)的意志,把人们吸纳进其社会中。这一现象反映了
A.罗马的奴隶和市民利益的一致性B.罗马的奴隶和市民享有同等权利
C.罗马社会是罗马人民公共意志的产物D.罗马法高扬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
A.保护私有之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
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公共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时期,皇帝的敕令、元老院的法令、执政官的律令等,都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到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皇帝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来源。这一变化反映出
A.罗马开始由共和制变为帝制B.集权统治日益加强
C.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日益缩小D.努力维护帝国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共和国时期,罗马法将家长对子弟的权利等值于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利,并把子女与奴隶及其他家资一样视为家长的财产。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君主专制依赖宗法伦理B.自然法精神已经名存实亡
C.法律制度维护贵族特权D.家族组织具有较大影响力
2020-06-1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能力提升)
9 . 古罗马法学家对物进行了多种分类。一种分法是所谓有形物与无形物之分:前者即指奴隶、土地、衣服、金银等物:后者指可以作为权利客体的权利本身,如继承权、使用权、地役权等等。这可以用来说明罗马法
A.限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B.重视法律程序的运用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罗马皇帝尼禄时期规定:被虐待的奴隶可以以皇帝的铸像为避难所,皇帝指派法官听取其诉冤;多米提安时期规定:任意伤害奴隶者有罪;安东尼时期规定:假如奴隶提供受伤害的证据,就可以更换主人。这表明,当时罗马
A.奴隶制度已开始走向瓦解B.法律不再维护奴隶主利益
C.一定程度上维护奴隶利益D.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纠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