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罗马法物权制度中有一条著名的“共有”制度,指两个以上主体共同拥有对某一物的所有权,与现代的“共同共有”观念不同,罗马法更侧重“按份共有”,并对共有人的权利义务、共有物的分割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是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的表现B.对一元整体的着重强调
C.多元精神的典型范例D.发扬光大了自然法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个人借了他人的一匹马,将马牵出了与他人约定的地方,或者牵到了比约定的更远的地方,被判处盗窃罪”。当时的法学家昆图斯·斯凯沃拉通过审查类似判决和其他判决,得出“任何人以保管的目的接受某物、却使用之,或者以使用的目的接受,却以与接受时所达成的不同目的而使用之,则犯有盗窃罪”这一表述。可见法学家
A.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B.使法律的实践性和适用性增强
C.对法律判决具有审查复核权D.对法律的解释具有主观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世纪,西欧大陆国家出现了一场持续近500年的研究罗马法、适用罗马法的运动。前期以意大利波伦亚大学为中心,以注释法学派为代表;后期以法国为中心,以人文主义法学派为代表。这场运动(       
A.根植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进一步继承发展了罗马公法
C.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特权D.开启了西欧人文主义新进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罗马,契约实践主要有买卖契约、借贷契约及租佃契约。在“马克西曼及其妻贝莉格卖地契”中明确运用法律来保证所买土地在“权利方面无瑕疵”。另外,在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中古罗马的当事人双方对于价钱问题也要考虑双方的情感,即是否符合“人之常情”。基督教认为买卖过程中要遵循公平的观念,否则主会憎恶的,其直接后果可能就是信徒不能赎罪,不能上天堂。古罗马也普遍存在奴隶买卖的实践,针对在实践当中出现的争论,古罗马的法学家进行了理论探讨与解释。他们经常在实际条例中就法律事务为法官提供建议。

材料二   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在买卖实践中蕴含着“合意”观念,所谓的“合意”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土地买卖中的契约文书一般需要有国家公权力、人证和自身的信用担保三方面来保证双方当事人权利。在动产买卖当中,从国家、地方官员,到行会、行会的从业者,再到行业协会都非常重视交易中的公平性。在古代中国,反映契约理论及契约观念的资料较少,但契约实践通过大量古契约文书的依存,可以看到基本状态,这表明契约观念普遍存在于古代中国民间。另外,在出售土地时候,国家法律有“先问亲邻”的规定。中国传统契约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中的“本土化”与“中国特色”的建构有重要借鉴意义。

——摘编自武航宇《古中国与古罗马契约观念及实践的比较研究》等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契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契约的历史意义。
2022-04-23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古罗马“大法官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不合法的关系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达到‘法官造法’的效果”。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
A.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B.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
C.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D.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马克思曾经称赞,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
A.各地居民均获得了公民权B.公民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C.万民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恩格斯指出:“另一类思想家,即罗马法学家,则对新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据此可知,恩格斯认为此时罗马法
A.万民法具有国际法准则B.由法学家决定适用范围
C.协调了公民内部的矛盾D.背离自然法的基本原理
2021-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古罗马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一段私人交易极为活跃的历史,最终政府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公法”与“私法”两类。罗马人的这一做法
A.解决了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矛盾B.体现罗马法十分重视程序公平
C.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及缓和社会矛盾D.体现了罗马法强调形式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227年始,罗马首次启用“行省总督制”。统治初期,行省总督主要负责征税和处理案件。行省法令的颁布,基本上遵循了一些城市原有的法律制度,并为一些矛盾激化的城市起草和制定新的城市法。罗马还设立了专门审理行省居民控诉行省总督案件的特殊法庭。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注重监督体制完善B.罗马共和国注重法制建设
C.行省总督拥有税收和司法权D.罗马注重分权与制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
A.保护私有之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
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规范民事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