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C.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D.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9-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高三质量监测(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A.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B.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C.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9-08-20更新 | 33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2021-01-01更新 | 143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白山一中高一上期12月考历史试卷
4 . 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该学者意在( )
A.探究古罗马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B.分析古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D.指出罗马法律制度的哲学基础
2020-01-01更新 | 285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独立的法学派,即“罗马法学派”,16世纪时,法国的罗马法研究居全欧洲最前列。在荷兰则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材料表明
A.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B.学者的研究带动了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
C.罗马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
D.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或是程序方面都没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这句话说明罗马法
A.涵盖了现代法制度基本内容
B.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C.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罗马,最初大法官审理案件,仅是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后来,《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不合法的关系获得事实上的保护……达到“法官造法”的效果。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
A.司法审判关注社会现实的需要
B.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权和立法权
C.司法审判中形式主义十分严重
D.注重维护罗马皇帝的政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证据第一
B.量刑较轻
C.因人设法
D.维护权贵
2019-10-05更新 | 329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最早的时期,中西法律都是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部族、部落联盟等)为本位,但在古代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却走了两条日益分离的道路。中国法律日益集团化,走上了一条为氏族/部族→宗族/家族→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西方法律则走上了氏族→个人→上帝/神→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色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最终确立了个人本位的传统。

——摘编自《浅谈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材料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都认同法律不可侵犯的尊严,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们看重法律威严,是基于对权力的敬畏和服从,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执政者行使权柄的巨大威势,因此必须重视法律义务的严格遵守,人们畏惧法律而遵守法律,但并非尊重法律。而在西方的法律观念中,人们对法律的信赖和敬重,是基于普遍认识上的法律的功能。西方法律形成初期,国家公布成文法的目的是确定社会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有助于西方人在文明之初形成对法律的信任,并继而发展为对法律的信仰。

——摘编自《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对各自历史产生的影响及共同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
2018-06-07更新 | 564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