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为了扭转广大农民对大革命的负面认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大革命教育,树立大革命的正面形象。第三共和国教育部长保罗·贝尔强调学校应当“满怀敬意、满怀感恩地”向学童讲授“法国大革命的所有成果”,教育学童“热爱八九年原则”。第三共和国的这种措施是
A.为推翻封建王朝作了舆论准备B.共和政体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C.为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D.农民皇权思想逐渐衰退消亡的根本原因
2022-06-28更新 | 1397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7—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经过艰苦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力,并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同时也都通过立法保证人民的利益。下列有关这一阶段史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事结论
A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首次得以实现
B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形成
C1871年,德意志颁布宪法君主立宪制在德意志形成
D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是总统制邦联制共和国
A.AB.BC.CD.D
3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为继承大革命精神,发扬共和原则和实现共和制度,进行了持续的斗争。这场共和运动方式多样,如请愿运动、“吃平等饭”的“宴会”等;派别众多,如《国民报》派、《改革报》派等。这说明当时法国
A.代议制民主较完善B.共和主义思想影响扩大
C.社会阶层构成复杂D.共和派内部矛盾较尖锐
4 . 下表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关于他们的个人行为.则负个别责任
A.根除了专制的潜在危险B.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形成权力间的相互制衡D.确保了法国的长期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不能独自行使行政大权。国王下达的命令,必须经一名大臣副署方能生效.而大臣要对立法会议负责。”由此可知,法国1791年宪法
A.吸收了美国宪法的精髓B.照搬了英国的政体模式
C.加剧了各派别间的矛盾D.运用了启蒙思想的理论
6 . 世界近代民主运动中,英国采用和平的、改良的、渐进的方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以革命、战争和政变的方式最终形成“两院制加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则以其独特的条件建立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体。这反映了
A.革命是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B.总统共和制是时代主流
C.美国民主制度优于其他国家D.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性
7 . 1830年8月14日,法国七月王朝宪章获得通过并颁行,该宪章取消了国王有授予贵族世袭称号等权力,明确了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还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议会两院的权力。由此可知,该宪章的颁行
A.得益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支持B.贯彻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C.加强了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8 . 1848年,由各邦代表组成的德意志国民议会成立。国民议会在讨论德国统一方案时,容纳奥地利的大德意志方案与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方案争论激烈,主张普鲁士国王继承德国皇位的建议也被普鲁士国王拒绝,政治分歧还引发多邦人民起义,1849年国民议会被迫解散。据此推知,在当时的德意志
A.实现统一尚未成为各邦国的共识B.自上而下完成统一将是必然选择
C.奥地利成为统一大业唯一的阻碍D.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
2021-05-18更新 | 502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日本内阁对议会负责天皇退出政治舞台
B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
C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德国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D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众议院实际作用很小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期不定,由皇帝决定B.由议会选举产生,负责主持内阁工作
C.掌握行政大权,同时也是军队统帅D.帝国宰相也是普鲁士的宰相,对议会负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