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的尊贵……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执行监督其之权属于皇帝。”这说明当时德国
A.仍然坚持封建制度B.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议会权力高于国王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021-11-2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中,既有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又确立了共和派反对的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宪法还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说明法国
A.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B.民主共和制度徒有其表
C.资产阶级争取民主失败D.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3 . 1834年,德国38个邦国中的18个主要邦国联合建立了关税同盟,废除内地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1852年,德国在38个邦国中实行关税同盟。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国内市场逐渐走向统一B.金融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D.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初,德国政府要求追加预算,但在帝国议会中遭到失败。为此,宰相比洛解散了帝国议会。后来,财政部国务秘书的征税提案又遭失败。比洛被迫于1906年6月提出辞职,宰相因在帝国议会中失败而去职,这在德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德国
A.君主立宪体制开始确立B.国会与宰相实现了权力制衡
C.议会的作用和力量增强D.皇帝的权威遭到强有力挑战
5 . 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说明德国领土三次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1-11-19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它的确立是19世纪70年代该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材料中评述的“它”指的是
A.法国共和制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7 . 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评价巴黎世界博览会时曾这样自信地写道:“我们的铸钢是无可匹敌的,在化学产品方而我们击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竞争,我们的织布机和蒸汽机车至少已经与英国的和美国的不相上下一相比较而言,这一目标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的。”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德国的工业化成就超越了英法两国
B.重化工业成为美德等国工业的主导
C.德国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工业国挺进
D.科学理论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8 .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提到:“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民族国家第二阶段的典型史实是
A.德意志王朝战争B.英法百年战争C.法国大革命D.《至尊法案》
2021-11-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B.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C.俾斯麦王朝战争暴力性和时代性的对立
D.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10 . 19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拉班德在《德国国法学》一书中指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是一种“虚伪之空说”。三种机关与三种机能的分离,难以存在于实际,因为划分的行政权事务太窄。该学者意在强调
A.德意志需要强化中央政府权威B.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C.启蒙思想受到精英阶层的抵制D.德国民主化改革的保守与滞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