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社会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改革与革命往往互为因果:改革是革命的前奏,革命是改革的开始;改革与革命如此相互促进,导致新制度逐步取代旧制度。在这样一种关系链中,革命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革命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它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革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强大的破坏性。因此,有人主张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应尽力避免用革命的手段,而希望通过和平渐进的改革来达到变革社会体制的目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属于最佳选择。但是,选择改革或革命并不是依靠人们的想象力,也不是取决于人们的好恶。各国经历改革与革命之路除取决于改革派的力量和旧制度的适应能力之外,它也与各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导致变革的各种因素和变革的内在动力等方面紧密相连。所以改革与革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如果单凭情感的冲动,或为某种政治目的就以改革来否定革命,或以革命来否定改革,那都是对历史的歪曲。

——摘编自郭汉民《近代中国改革与革命述论》


根据材料,围绕“改革与革命的关系”这一主题,提炼一个恰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3-22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9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国议会的演变(部分情况)

时期概况
立宪君主制和寡头政体
16881830年)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规定议员实行“自由选举”。直到1830年,有资格参加下院议员选举的人还很少,其中绝大部分是贵族。上院贵族权势显赫。
改革时代
1830年—19世纪末)
1832年的议会改革,调整了选区,使选民人数由40万增加到60万,但仍不足全体成年居民的5%。为争取普选权,工人阶级掀起了“宪章运动”。19世纪中后期第二、三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增加200多万,妇女依然不是选民。上院贵族缓慢衰落。
动荡和嬗变
19世纪末—1945年)
20世纪初,妇女参政运动日益激烈。1918年和1928年两次颁布新选举法,最终实现了不分性别和财产资格的成年公民选举制。

——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突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学认知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在不连续性假设基础上,把动态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认为创新就是新组合对旧组合加以破坏或颠覆的过程。对此,他曾这样形象地比喻:多少辆马车相加,都不能得到一辆火车;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熊彼特非连续性创新模型

——摘编自《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等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0更新 | 46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