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06年,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征募新兵的效率,内阁建议准许天主教徒在军队可出任所有军职,但国王乔治三世却下令内阁撤回建议,而且要承诺日后不要再提出这样的建议。当时内阁同意撤回建议,但反对承诺日后不作同类建议,结果内阁在1807年被罢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有名无实B.文官制度建立势在必行
C.责任内阁尚待完善D.宗教矛盾激化一触即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议会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的主要标志是
A.“光荣革命”发生B.《权利法案》颁布
C.《王位继承法》通过D.责任内阁制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成祖时期,内阁正式形成。内阁成员“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明代中叶以后,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的意见不仅受到皇帝重视,还可以起草对奏折的批复意见,即“票拟”。在皇帝信任内阁时,很少会改动内阁的票拟,故内阁被认为有很大权カ。内阁的票拟不经皇帝朱批,实际上只是一种建议,真正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摘编自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国王逐渐不再参与内阁会议,原属于国王的行政权也转移到了内阁的手中。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政党制度的成熟及议会选举制度的完善,首相遂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虽然名义上首相的任命仍然需要国王的批准,但事实上首相由选举产生,且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仅掌握了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还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集体辞职。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近代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明朝内阁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B.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C.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D.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威廉三世时,先是辉格、托利两党议员同被重用;后来为了避免大臣之间争吵过多,他选择下院中最有势力的辉格党领袖当大臣,于是内阁成员变成同一党了。1721年,辉格党人罗伯特·沃波尔被选出来主持内阁会议,英国有了第一位首相。1742年,下院不再拥护他,他立即辞职,他的内阁全体成员地同时辞职。1784年托利党人皮特内阁遭议会多数反对,但他并不辞职,却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其说内阁要向下院负责,不如说它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下院。

——摘编自王小曼《论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材料二 临时政府的北迁,已算是袁世凯在暗斗开始的时候取得了胜利,此时革命党所期望在将来战斗制胜的工具,就只有临时约法,上的责任内阁制。当时民众并不知道这种法律制度是他们的生命所托,应该出力维护的;党人只知道要造成责任内阁制,须造成拥护内阁的政党,不知道拥护内阁的政党;还要有民众站在它的后面去拥护它。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已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恐内阁完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方极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袁世凯却只是暗笑,把所谓内阁制直踹在北洋军警的铁蹄下面。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内阁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内阁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1-10-12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说“一部宪法即是一件历史设计”。其实,伟大的法典无不如此。法典的理性脊柱,支撑着民族生活的秩序要求,同时并为激发民族精神的创造生机安排制度条件。

——摘编自许章润《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


解读材料,围绕“宪法与……”拟定一个话题,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拟定话题,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成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
A.行政权已转向议会B.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
C.内阁不向国王负责D.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2021-06-01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13年,内阁会议通过的一项法案要求获得枢密院通过,枢密院(全称女王陛下最尊贵的枢密院)则说需要讨论再决定,结果女王要求立即批准,枢密院院长向女王强调枢密院的独21性,结果导致其失去职位。材料说明了
A.内阁权力受到女王制约B.内阁集体负责制形成
C.女王是英国的权力中心D.内阁独立性有所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政府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
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D.责任内阁制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2020-10-19更新 | 1335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14年,詹姆士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的儿子汉诺威选帝侯乔治来到英国继承王位,是为乔治一世。英国迎来了近代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巩固和初步发展。“初步发展"体现在
A.责任内阁制度逐渐形成B.议会成为英国国家权力中心
C.英国国王世袭制度改变D.工业资产阶级大量进入议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