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在英国,内阁所有成员要维护内阁整体形象,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中的意见分歧,首相的失败则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可见,英国内阁(     
A.内部成员纠纷较少B.必须服从议会领导
C.须与首相共同进退D.时常面临执政危险
2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694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国王与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那么到18世纪中叶,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任何政府要想存在,就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改革开展的影响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国王权力逐渐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18世纪,英国议会的立法日程、程序和制度较少地给内阁优先权,任何议员可以随时随地提出议案呈交议会讨论。19世纪末,英国内阁依仗其在议会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议会可以监督政府B.内阁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议员须对内阁负责D.内阁加强对立法的干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81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首相取得提请下院认定某项问题为紧急问题的权力,所涉提案不需要任何讨论而交付表决。1887年,下院领袖史密斯还提出一个新的程序规则:如果议员来不及在预定期限以前全部审核法案,则下院议长必须将法案的其余部分不经过讨论而提交表决。这些规定
A.促成了社会制度的转型B.折射出英国代议制的衰落
C.反映了宪政重心的转移D.凸显出议会下院中心地位
6 . 西方学者贝克特认为:“18世纪的英国,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它实际上是一个帝国……而19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
A.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B.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D.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英国普遍推行“委托立法”制度,即议会通过的法案,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给内阁大臣或地方当局去规定施行细则。这种“委托立法”的出现表明在英国
A.内阁成为国家权力中心B.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被破坏
C.内阁权力有扩大的趋势D.议会已完全沦为内阁的附庸
8 . 有学者研究指出: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就是国家大事由内阁负全部责任。这种制度既维护了国王的权威,又使国王在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内阁在形式上代国王负责,同时又向国王负责。该学者的观点
A.表明英国国王拥有实权B.说明了英国代议制已相当完善
C.显示了内阁拥有立法权D.揭示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实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2年,英国联合执政的保守党、自由党在关税问题上产生分歧,在内阁委员会提出一份总体关税报告之后,四名与首相持异议的内阁成员就递交了辞呈。内阁成员的这一做法
A.直接导致两党联合执政破裂B.迫使首相和其他阁员必须辞职
C.符合内阁集体责任制的原则D.表明政党斗争决定了阁员命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83年3月21日,英国下院通过了一项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谢尔本在刚完成对美和谈的使命后就向国王辞职,离开了政府,内阁也随之解散。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决定首相去留B.内阁应对议会负责
C.下院受国王控制D.政党内部斗争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