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使之有利于内阁。这反映出英国(     
A.行政权呈扩大的趋势B.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变化
C.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D.权力之间失去了制约平衡
2022-07-06更新 | 790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光荣革命虽然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得益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B.《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建立与完善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81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首相取得提请下院认定某项问题为紧急问题的权力,所涉提案不需要任何讨论而交付表决。1887年,下院领袖史密斯还提出一个新的程序规则:如果议员来不及在预定期限以前全部审核法案,则下院议长必须将法案的其余部分不经过讨论而提交表决。这些规定
A.促成了社会制度的转型B.折射出英国代议制的衰落
C.反映了宪政重心的转移D.凸显出议会下院中心地位
4 . 1783年,英国联合内阁在议会中提出了“印度改革议案”。乔治三世警告议员:谁投票赞成该议案,谁就是国王之敌,结果该议案被否决。乔治三世乘机罢免联合内阁,任命其心腹小皮特为首相.建立新内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阁独立于议会B.国王为权力中心
C.代议制有待完善D.内阁听命于国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座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因)执政者无限制地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结果是两败俱伤。

——摘编自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31年,英国政府实行税制改革,引起非议,沃波尔主要依靠王室支持,更换了政府官员,恢复了议会多数,渡过危机。对此,多年未能进入政府的卡特赖特感慨而言:“谁能得到国王的支持,谁就能蔑视一切!”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B.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C.代议制度仍需不断完善D.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2021-08-07更新 | 935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的出现
A.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D.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2021-06-05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8世纪以来,弹劾曾是英国议会掌握的重要监督方式。凡内阁阁员、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或议员职务上或非职务上的非法行为,均可构成议会的弹劾案。从1864年起,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较为繁琐的监督形式。这一转变
A.提升了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
B.反映了国王游离于政权之外的象征性
C.体现了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凸显了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性
2021-05-10更新 | 960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押题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王乔治三世自1760年继位以来,就利用王室恩惠与官职授予权,不断扩大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他通过“国王之友”内阁逐步建立起个人专制统治,在1770年诺斯任首相期间达到顶峰,由此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发展走势。这反映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度亟待完善B.国王与内阁之间斗争激烈
C.议会主权原则遭到破坏D.内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10 . 1881年,英国格拉斯顿内阁敦促下院通过《紧急法案》,规定在紧急情况下,首相可以要求议会对他提出的议案无需辩论即行表决;一战期同,议会通过《授权法》,授权内阁可直接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上述现象反映了英国
A.内阁权力的逐步扩张B.议会的地位急剧下降
C.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D.完成向战时体制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