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B.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C.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D.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2018-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段考历史试题
2 . 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2018-05-25更新 | 2127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
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第一次议会改革前英国内阁集体辞职的典型先例发生在1782年,但它毕竟是一次例外。从1783年小皮特第一次组阁到1830年格雷上台之前,没有一届内阁是因在下院中就立法或征税等重大问题遭到挫折而集体辞职的。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前
A.工业资产阶级还未崛起
B.责任制内阁仍不太成熟
C.内阁专横现象比较突出
D.政府工作得到社会承认
5 . 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产生表述正确的是
A.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B.国王直接任命亲信大臣为首相
C.国王任命上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D.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不需国王任命就可为首相
2018-04-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7年,英国保守党的张伯伦首先使用了“影子内阁”一词,影子内阁由下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不附和当任内阁,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它的出现是
A.政党政治恶性斗争的结果
B.“责任内阁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C.资本主义金钱政治的体现
D.英国民主政治日渐成熟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的出现
A.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B.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8 . 2010年3月1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向英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兼外交使团副典礼官马丁递交国书副本。刘大使应该将国书的正式文本递交给英国的
A.议会
B.国王
C.首相
D.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体现B.代议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C.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D.议会政党制发展的表现
10 . 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数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
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阁权力膨胀摧毁了宪政制度
2018-01-11更新 | 712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