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内阁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一变化表明
A.议会掌握国家行政权
B.英国国王临朝而不执政
C.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8-12-12更新 | 16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凡军国大政,皆交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其成员概由满族黄族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而且也不利于清朝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雍正即位后,对诸王的权势做了进一步的限制,又于1729年(雍正七年)设立军机房,并于1732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参加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不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权预决军国大政,即军机大臣也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到了汉诺威王朝时,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对英国的情况不甚了解,无法对许多政治问题发表中肯的意见,而且他们不懂英语……久而久之,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就成了惯例,内阁只需要在会后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而国王在1714年以后,从来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尔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事实上,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カ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在政治形态方面各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 .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后来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材料三: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制造了一幕幕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等;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四: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材料五:(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它的富于尊严的部分是非常复杂且有点堂皇的,是非常古老且颇受尊重的;而它的富于效率的部分是绝对简单而颇为现代的,至少在盛大场合和关键时候是如此的……

—W·白芝浩《英国宪法》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材料二中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所述民主政治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两点主要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5)怎样理解材料五中这种既“富于尊严”又“富于效率”的制度?

(6)英德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7)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

2018-09-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5 . 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
1867—1869年17项5.7项
1880—1885年11项1.8项
1896—1900年1项0.2项

A.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王由选举产生,这意味着臣民将管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了国王,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王权的性质,这是英国从专制走向现代化民主的一个重要转变。……就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虽然这群人都是贵族,没有平民,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政体,并分析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运作机制中体现的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国政体的相同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纪录片《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18-02-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和创新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且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公元前538年鲁国的郑子产提出了‘作丘赋’。内容为: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里根上台后采取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国进行军赋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近代的英国各有什么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与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7-1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民主制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髄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和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发生的变化。并以英国为例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