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经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到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直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该材料旨在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     
A.体系完备B.循序渐进C.除旧布新D.反复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A.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B.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D.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3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4 . 18世纪,英国的一些英雄或特殊人物需要授勋或封赐爵位时必须由国王出面,首相和内阁在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时,还需要询问国王的看法,国王可以提出建议。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国王的出现,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A.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国王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D.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2020-01-10更新 | 18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电影《鸦片战争》有这样一段场景: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女王维多利亚最终签署对华宣战命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专制君主,掌握国家实权
B.议会行使立法权,英王掌握行政权
C.议会拥有决策权,但需向英王负责
D.议会掌握国家实权,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7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2018-11-10更新 | 2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7-11-29更新 | 4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图1、2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在18世纪中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向皇帝负责
②二者都是在与王(皇)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③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后者则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