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
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大法官B.总统C.首相D.议会
2020-02-22更新 | 10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
C.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D.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2019-04-03更新 | 473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政治观点主要是
A.光荣革命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改革成为英国完善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与完善过程漫长
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丰富了政治文明
2019-01-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部分内阁首辅列表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   英国1762—1783年内阁首相列表



——摘编自大卫·休谟《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制度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明朝内阁制度相比,英国内阁首相制度的主要不同。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下半期英国代议制度的主要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西周起就开始了权力监督问题的理论探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的尝试。随着朝代的更换,这一制度在不断的充实与发展,逐渐完善。……秦汉处于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初创时期,各项制度均在尝试建设之中,这一时期有了大量的有关机构设置、取官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些法律内容为汉朝所继承。……唐宋时期有关“监督”的法律规范已经相对完备。明清时期的“监督”法律规范更加丰富完备,除在基本法典中涉及行政监督的内容之外,两个时期均仿唐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明有《大明会典》《正德会典》,《万历会典》;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后在光绪朝总汇为《大清会典》。为了明确中央行政各都院的办事规则,清时还制定了六部则例,对中央行政详加规范。明清时期的考课监察立法也日益完善。

——整理自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二   权力制衡在近代成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法治原则,应当归功于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两个基本思想: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近代以来西方法治的发展,在严格意义上就是这两个基本思想的外化。严格意义上,近现代法治史,就是一部权力约束和制衡史。而全部近现代法治史都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西方近代权力制衡本质上的不同。
7 .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立宪制和议会制
C.君主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共和制
2018-09-21更新 | 39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历史卷1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还曾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十多年不召集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王的专制十分不满,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四   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概括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你赞同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2018-01-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人教版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