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7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经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到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直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该材料旨在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     
A.体系完备B.循序渐进C.除旧布新D.反复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A.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B.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D.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90次组卷 | 5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太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它试图保障个人自由权利是极其狭隘的,只照顾到了占人口极少数的富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作者旨在强调英国
A.民主政治有待完善B.仍未建立代议制度
C.缺乏个人自由权利D.国王仍然拥有实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6年,英国将举行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投。一些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一场宴会上要求来宾“讲出留在欧盟的三个理由”,暗示她支持“脱欧”立场。针对报道,白金汉宫发表声明予以否认,称是否“脱欧应该由英国民众来决定”。白金汉宫发表声明否认的原因是
A.英国女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B.女王的立场和民众产生冲突
C.英国加入欧洲联合体的意愿从未动摇D.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
7 .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
D.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8 . 18世纪,英国的一些英雄或特殊人物需要授勋或封赐爵位时必须由国王出面,首相和内阁在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时,还需要询问国王的看法,国王可以提出建议。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10 . 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
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
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D.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
2020-02-10更新 | 531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