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一一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一摘编白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妥协的事变”中,英国是如何实现妥协的?并分析英国政治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

2 .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亦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议会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之后,在国内选举改革民主运动的压力下,终于在1832年6月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这次议会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新分配下院议席。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改革的第二个内容是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67、1884年的议会改革法案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根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等资料改编

材料二有人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经济的现代化并非必然引起政治民主化,而且政治的集权专制才是经济现代化的致胜法宝。

——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并指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2)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最先是作为古代的一种地方组织而存在的,周时的一“党”约“五百家”。后来人们把在朝堂之上因共同利益或主张结成的政治势力集团称为朋党。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朋党的存在且党争不断,如秦代吕(吕不韦)好(嫪毒)之争,东汉钩党(外戚与宦官集团)之争,唐朝牛李党争,宋代熙丰、元佑党争,明朝末年东林党人与阉党的争斗。对党争的评论也很多。孔子教导弟子“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韩非子更加反对朋党,认为结党营私足以亡国。北宋欧阳修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王夫之更是尖刻地评判道:“朋党之兴,始于君子,而终不胜于小人,害乃及于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

——摘编自王桐龄编著《中国历代党争史》等资料

材料二   为筹措军费以镇压苏格兰起义,1640年专制君主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中,支持国王的一派称为“骑士党”,多为受到王室恩宠的大贵族,是坚定的国教信仰者;反对国王的一派称为“圆颅党”,主要由新黄族、乡绅及工商业者组成,大多由非国教徒组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次年召开了新一届议会,在这届议会中,英国近代两党的雏形——“宫廷党”与“乡村党”开始出现。1679年4月召开的新一届议会中,沙夫茨伯里领导的乡村党获得绝对多数,敦促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政府不得随意逮捕或监禁任何人,这使得“反对派不必因为害怕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而遭到迫害了”,并且试图通过干预王位继承的《排斥法案》。针对这一法案,议会公开分裂,拥护这一法案的被对手称为“辉格党”,法案的反对者被讥讽地称为“托利壳”。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案包含限制王权的13个条款,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近代英国的政党政治随之兴起。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党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古代党争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两党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与同期中国相比,英国政党有何不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