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四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材料三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 . 材料1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2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



请回答:
(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材料2体现了西方代议制的什么原则?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防止独裁暴政的?

3 .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是称颂英国国王的歌曲。其大意是:“上帝保佑女王,祝她万寿无疆、神佑女王。……愿上帝恩泽长,选精品,倾宝囊,万岁女王!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材料二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统治末年,普鲁士岁入700万塔勒(货币单位),其中的600万塔勒被他用在了军队上。……他终生坚信这样的信条:“朕乃国王,故可为所欲为。”……普鲁士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按照他的意旨来管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首相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了首相职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是,英国国歌为什么还要如此称颂女王?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普鲁士有何特点?
(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时俾斯麦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说明同样作为立宪君主,英王维多利亚和德皇威廉二世的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靡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16-12-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⑴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国王统而不治之后,由哪个机构执掌英国行政大权?
(2)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应该向谁负责?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10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长郡中学高二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7 .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
(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