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



(1)图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图2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2)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图示1、2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2 .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依据材料一图示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一,图二体现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图三反映的是哪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图四漫画所反映的是哪国的政治体制?政体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7-12-20更新 | 2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
并戴上了三色帽

威廉二世《丢弃领航员》

(1)请为以上四幅漫画确立一个主题。
(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主题的基本特点。
(3)围绕此主题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四国政治文明多样化的原因。
2020-03-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二   漫画


材料三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验。请列举两项说明。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4)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角度谈谈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2019-1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国家名誉的象征,依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政治体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表现。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漫画。图中的文字是“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人们把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他的妻子在去世以后解放他家的奴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说近代英法民主政治与雅典民主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什么历史现象?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是什么?
(4)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0-11-03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7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图说史·政治制度”主题活动,他们搜集到多幅图片,进行归类、甄别、分析,请你参与完成这次活动。

第一小组搜集到两幅建筑照片


图1紫禁城太和殿


图2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都官邸

(1)任选一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及制度特点。

第二小组搜集到两幅绘画作品


图3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4武装攻打冬宫

(2)指出两幅绘画作品共同描绘的是20世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三小组搜集到两份影像资料


图5北京选民在投票


图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入会场

(3)这两份影像资料共同记录了新中国建立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则是什么?
2022-12-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8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指出材料一中各图所展现的政治体制。图3体现了美国政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与图2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之处。简析图4与图3所示政体的本质区别。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材料三、四分别出自法国和德国的哪部政治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文献颁布的历史作用。
(4)通过对中外政治体制变化的研究,请你谈谈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往往包含着多种历史信息。



比较两图,提取两项有关西方民主运作方式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4-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选自《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3)阅读材料二,你将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三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对262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其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议。

材料四   1840年艾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建桢等革职查办。


(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5)依据材料分析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6)综上所述,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020-03-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