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下表是“美国总统的立法成功率”简表。表中的信息说明美国
总统任期年份提出议案数通过数百分比
艾森豪威尔1954—195666434952.6
1957—196085133539.4
尼克松1969—197266924338.4
1973—19742809032.1

A.政治运行体制趋于僵化B.权力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C.联邦政府职能日益现代化D.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2 . 下图是某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设计的,最适合的标题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B.《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美国前总统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参议院将从作为政治上平等的团体的各州得到权力;在参议院,各州根据平等的原则选派代表……就这点来说,政府是联邦政府,不是全国性政府。”这说明美国参议院的设置
A.导致了权力的相对集中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特点
C.违背了宪法设计的初衷D.保障了各州权力的平等
2021-10-11更新 | 1366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包括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近代西方君主立宪制起源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德国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借鉴了英国,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近代西方民主共和制起源于美国,其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里率先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同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后被其他国家仿效,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B.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C.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2021-09-26更新 | 374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高一上学期第十七周半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期改前代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对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负有领导、监督与考核的职责,而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又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即在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中,各设置给事中之职,其具体职能如:对各科驳正违失、对口监察、弹劾在京大臣等等。六科给事中不受都察院的管辖,与都察院相互制约、监督。清朝都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遣御史监察专项工作,例如检查档案、巡视京营、学校等。战争期间,还可以派御史监记军功。

——摘编自韩兵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简论》等

材料二   14世纪时,英国国会由贵族院、平民院组成。134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慑于国会的压力,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大臣。1386年,平民院又因财政大臣萨福克伯爵滥用职权而向贵族院起诉并获胜。这样,就确立了平民院提出弹劾案、贵族院审判的监察弹劾程序,由此形成惯例,并得到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的确认。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但因地方高度自治,缺乏全国统一的协同机制。1787年,美国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议会的监察弹劾权,此后,监察弹劾权作为议会监督政府的手段,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的中国与欧美其监察制度形成过程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
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
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
2021-09-09更新 | 9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当你进入华盛顿的众议院大厅时,你会为这个大会议厅里的粗俗举止感到吃惊。尽管你在大厅里一再环顾,依然看不到一个著名人士。仅隔几步,就是参议院大厅的大门。但在这个不大的会议厅里,却聚集了大部分美国名人。”这段记载从侧面体现了美国国会
A.参众两院间的权力制衡B.精英与民众的截然对立
C.直接民主与代议制并存D.大州与小州的分庭抗礼
9 . 1866年,美国国会推出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从此美国公民身份直接与联邦绑定。这一规定
A.强化了对公民的监控力度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推动了国家认同观念发展D.修正了邦联制原则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做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B.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D.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2021-05-11更新 | 326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