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古罗马某部法律文件

材料二   第二条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凡未经本条款明示授给合众国之各项权力,司法权及权利,均由各州保留之。

第三条基于共同安全,确保自由与增进各州彼此间及全民福利,各州一致同意成立坚固之友谊联盟,相互约束,协助抵御所有武力侵略,或以宗教、主权、贸易或任何其他借口而发起之攻击。

——《邦联条例》

材料三   宪法规定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总统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不过,1787年宪法所指的“人民”并非无差别地指社会上所有人,不包括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也不包括21岁以下的男性公民。宪法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代替了《独立宣言》中提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明确反映了对财产的保护。

——【美】特伦斯·M·汉弗来《美洲史》

(1)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法律的名称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的国家体制。这种体制的突出弊端是什么?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宪法主要特征。

2018-1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国独特的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横向分权思想和杰斐逊地域纵向分权理论写入其中,还通过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试图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陈会颖《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材料二美国独立会堂,又称制宪大厅,1979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六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被称为“美国的诞生地”,史学家认为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建筑意义。美国第二次大陆会议在此召开。……178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在这里曾秘密进行了一次长达5个月的制宪讨论。

——吴晓静《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阅读材料一,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阐释宪法所体现的立法权中“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六条,为美国独立会堂撰写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评估结论。(不超过130字)
4 . 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共和党为了谋求连续执政,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受到国会的弹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国会是美国国家的权力核心
B.尼克松谋求连任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
C.该事件是美国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的体现
D.尼克松也可以解散国会,由新的国会决定其去留
5 . 在资产阶级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举措的共同特点
B.通过立法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目的
C.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展
D.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黄钟在《帝国崛起病》一书中.细致分析了几个大国的发展历程,找到了大国兴衰与权力制约间的定律:各种政体的国家都可以兴起,也都可能衰落。但是,至今兴盛不衰的,只有共和政体。至于专制政体,自拿破仑战争以来,200多年过去,其寿命还没有超过80年的。为什么?因为犯错。无论内政外交,各种政体都会犯错。但是,在共和政体中,权力受到制约,很难一条道走到黑。专制政体缺少权力制约,错而难改,一错再错,难免衰亡。这就是说,权力国不受制约而短命,进一步说,权力越不受制约,就越短命。再进一步说,随着演化速度加快,出错概率提高,权力越不受制约,寿命就越短。

解读材料,提取一个关于大国衰亡定律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给合。)

7 .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至今,共通过了27项修正案。186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境内或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或强迫劳役都不得存在……。”2009年l月奥巴马在林肯雕像下发表了被戏称为在林肯怀中的演讲。这一情景是对这条修正案最好的注脚。下列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奥巴马和林肯一样都是美国伟大的总统
B.美国的民主制度在不断修正中日臻完善
C.废除奴隶制后黑人和白人一样有当总统的权利
D.奥巴马能够当选总统是林肯废除奴隶制的结果
8 .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一、文字信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1)依据材料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图片信息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2)运用这一图片信息可研究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至少说出四个历史主题)。
答题示例
主题:国民大革命
理由:广告刊登时间为1926年;广告中有孙中山像、“革命尚未成功”标语。
三、数据信息
表一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表二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注:命题人对上述表格略有删改)
(3)通过对比材料中两个表格的数据,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越接近近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就越高。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结合材料分别说明理由(注:只从正确和不正确两个方面考虑)。
四、实物信息
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如果你到美国华盛顿旅游,便会看到眼前三大建筑物。

(4)结合眼前的三大建筑物所承载的政治功能,联系所学的知识,请你概括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所反映的政治特点。
2016-11-18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综历史卷
9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对他的观点解读错误的是(       
A.他反对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主张确立邦联制
B.他的观点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C.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
D.他的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6-01-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杭州高三上期七校模拟历史试卷
10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唐代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B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C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逐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带动了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
D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赢得了独立,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A.AB.BC.CD.D
2015-11-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