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9-10高一上·山东聊城·期中
1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试以下列几个历史片段为例,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1)罗马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2)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极其深远。材料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3)材料二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从哪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原则?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材料三体现了哪些原则?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材料四   



(5)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新中国政治的基本框架包含哪些主要制度?
2019-09-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会大厦中,悬挂着四幅美国历史油画。

A《签订独立宣言》

B《登陆的哥伦布》

C《康沃利斯在约克镇投降》

D《朝圣者登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开辟)》


(1)对四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材料二   图示。



(2)依据材料二对图示进行解读。

材料三   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其中,第十层内壁上,是中国赠送的汉字碑文: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3)将材料三碑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碑文原文

相应事件及作用

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起义)
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与英国断绝一切隶属关系和政治联系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材料四   林肯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出这场战争爆发的焦点以及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2020-10-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门楣正中雕刻的三位圣哲塑像,从左至右是:孔子,摩西,梭伦,分别代表了教育、宗教和法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基本理念B.折射出儒家文化泽被东西
C.显示出人类文明的互鉴互融D.反映出美国文化源远流长
2020-03-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2月命制文综历史试题
4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二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片

片段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3)近代英国、法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020-04-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在美国制宪会议上说:“所有的社会都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少数派包括富人和出身名门的人士,多数派包括人民大众……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他们可以阻止多数阶级的骚动……人民!人民是一个大野兽!”对他的主张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实行精英政治B.限制民众权力C.限制政府权力D.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6 . 以史为据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历史学习也应从各类材料中得出对历史的认识。
方法1:解读地图

材料一   



(1)材料一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方法2:辨析观点

材料二   《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2)材料对美国宪法持什么观点?结合所学阐明上述观点的依据。
方法3:分析数据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统计资料


俄国和苏联工业在世界的比重

俄国和苏联工农业比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2020-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材料二 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与议会、皇帝与内阁、皇帝与宰相之间的关系并依此概括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感情一致的共同体”。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横向分权思想和杰斐逊地域纵向分权理论写入其中,还通过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试图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陈会颖《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阐释宪法所体现的立法权中“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2018-10-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并提出“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摘编自钱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体思想评析》


解读材料,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政体与法律”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据统计1789~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B.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C.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2019-05-13更新 | 19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