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有一分材料,只说一分的话。”

制度史料结论

西周的分封制
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先代贵族等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分封制有效增强了周天子的权威,实现了高度集权的垂直管理体系,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清朝的监察制
清代都察院听命于皇帝,已经成为集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和财政审计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材料二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据: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整理

材料三   中共的“三农”政策,是随着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1)根据材料一所给史学原则,补充表中空缺的史料和结论,并对错误结论加以修正。
(2)美国的联邦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关系呈现出“由平衡到集权化”的演进趋势。参照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揭示的历史现象,任选其中三次变革进行解读。
2021-08-1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国家当作“理念”来看待的黑格尔,曾揭示过一个极重要的道理,他指出,国家制度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理念”的发展。因此,每个民族都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要想把某一民族的国家政治制度强加给另一个民族,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解读文中“理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予以阐述(要求:紧扣材料,自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 . 中央集权制
马未都先生在《历史的启示》里曾谈及:“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劣。我不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无懈可击的,我也不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无是处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一定要在文化下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县”是“悬”的古字,“悬”者,垂直也。……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制宪者们有两个需要同时实现的目标:首先是立国,惟有将邦联条例下13个松散的独立州凝聚起来,建立一个可以行使足够权力的联邦政府来取代邦联,合众国才成其为一个国家。其次是限权,约束权力是宪政的根本,这个联邦政府的权力必须恰当,而且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

材料三   联邦可以造成健康的强有力的政治局面,维护美国的和平与安全。一个有效率的全国政府与和谐的联邦是对付外来侵略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把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任何方面的目的。

——顾素《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材料四   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余汝楫《礼部志稿》

材料五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于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郑宝琦《中国古代通史》


(1)材料一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原因及特点有哪些?
(2)材料二美国是如何“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
(3)请结合20世纪30、40年代的历史,解读材料三的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评述中央集权制度。
2020-03-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4 . 内阁制度。

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并据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宰相、议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
2021-08-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指出,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两种民主形式体现于美国独立革命时代两个重要文献之中
B.体现“原则民主”的文件发表后,英国随即承认美国独立
C.体现“程序民主”的宪法通过后,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国家
D.美国具有的民主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2020-11-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较早将“周召共和”与贵族共和相连,“夫所谓主治者,或独具全权之君主;或数贤监国,如古之共和;或合通国民权,如今日之民主。”在其后翻译的《孟德斯鸠法意》中,他将“贤政”归于公治之下,是为贵族共和。

——李爱军《中国古代“共和”观念考辨》

材料二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一系列演说中,反复称我们有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并在“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此缘于清政府之昏庸无道所以“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

——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材料三麦迪逊提出,共和政体的定义应当是:“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的期间进行管理。”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如何理解材料“共和”的含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共和”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在政治上为共和作了哪些努力?
(3)运用所学的有关美国宪法的内容,解读麦迪逊关于“共和政体”的定义。
2020-11-2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独立后的美国,废除英国法中的长子继承和限嗣继承制,规定所有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废除土地占有的封建性附加条件,实行自由土地占有制。…在制定法方面,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的划分由宪法规定。1787年宪法以逐项列举的方法规定了联邦立法权的范围;以保留的方式规定了各州有权管辖的事项。……美国不仅颁布成文宪法,而且进行大量的法典编纂和法律汇编工作。特别是20世纪以来,美国成文法的数量和范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扩展。…英国自19世纪确立了判例法上遵循先例的原则,美国虽然也适用这一原则,却不如英国那样严格,联邦和各州的最高法院常常在不同时期作出前后矛盾的判决。……1787年宪法虽然没有使用“奴隶”一词,却使用了“其他人口”的词语,在计算各州选民人数时,奴隶按3/5人口计算。

——摘编自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


解读材料,提炼三个美国法律的主要特点并加以合理解释。
8 . 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首脑
C.法国总统没有实权D.德意志帝国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的制度演进)“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俱厉,也较少德国式的深思高论,只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就怎么走,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道路。”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扼守秋天》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

——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2)解读材料二,提炼出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英国或美国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2021-02-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16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痛陈美国枪支暴力犯罪顽疾并宣布一系列控枪新举措,以期绕过国会、用行政手段遏制频发的枪支暴力事件。但持枪权在美国向来被视为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从最初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民兵,到规定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持枪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奥巴马总统的控枪令引发了多方的不满情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总统不经国会同意宣布控枪令涉嫌违宪
B.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强制推行其控枪令
C.如果奥巴马强行推行其控枪令,参议院可以对其进行弹劾
D.公民持枪权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赋予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