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94年,《普鲁士邦法》颁行。其上编是私法,分人、债、物权各章;下编包括亲属法、商法(票据、保险、海商)以及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警察法等)。它一方面确认君主专制、农奴制、警察国家、贵族特权,另一方而也开始采用近代所有权、契约等概念。《普鲁士邦法》的颁行(     
A.受到了拿破仑法典的一定影响B.谋划了德国统一之后的国家结构
C.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部分主张D.实现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要求
3 . 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敏锐地意识到了国家。首先,法国人已使自己升到公民的尊严地位;其次他们有一个包括所有法国人的统一国家,并且在这个国家中,全民族都洋溢着一种新的自由意识。以上材料反映出法国大革命(     
A.解放了全体德意志人的思想B.促进了德法两国矛盾和解
C.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形成D.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2023-02-08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各邦国的君主大多担心修建铁路将分散客流,威胁其邦国、城市的商业中心地位。即便是当时德意志经济领头羊的普鲁士君王,也不想民众与自己享受同等速度的出行待遇。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A.君主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B.政治形势不利于工业化进程
C.各商业中心竞争异常激烈D.国家分裂影响近代交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尔霍恩强调“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培养起协调的意向”,在他看来这种意向是一切立宪政夺中心的、能起保存作用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意向,不能取得自愿的协调,就只能通过暴力取得非自愿的协调。但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同时也是在鼓励“反对自己的势力以暴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对对方使用暴力的担忧又促使己方预先武装起来以对抗任何暴力抵抗,由此各方必然陷入“暴力循环“或“暴力陷阱”而不能自拔。既然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政治妥协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1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B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
C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D日本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天皇退出政治舞台

A.AB.BC.CD.D
2022-06-28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2022-06-23更新 | 6892次组卷 | 4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后期德意志的统一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俾斯麦在实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原本属于德意志的邦国但最终被排除在外的是
A.奥地利B.普鲁士C.丹麦D.法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某位同学梳理的西方一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运行机制的材料,据此判断该国是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10 .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人民的自愿选择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2-06-08更新 | 8250次组卷 | 7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