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 . 法国大革命后政局一直不稳定,共和国一帝国复辟,在近百年里一直像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说明
A.法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偶然性B.民主取代专制历经艰难曲折
C.资产阶级处于绝对优势地位D.两党制下法国政局长期动荡
3 . 1877年5月,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根据宪法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这一现象表明
A.法国政治局势依然动荡B.法国共和制得以巩固
C.法国共和派拥有绝对的权力D.法国两党制最终形成
4 . 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B.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2020-05-26更新 | 135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       
A.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B.只有和平方式才能够推进政治制度建设
C.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
D.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
2020-02-12更新 | 231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 来的”。这足以说明法国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2020-01-07更新 | 270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刘军宁在《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一文中论及“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在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以下法律性文件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拿破仑法典》
B.《1787年美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权利法案》
8 . 有学者认为:“近代的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曾先后信仰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并为此流血战斗,建立政权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引导着法国人民一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该学者旨在
A.说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
B.揭示近代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原因
C.肯定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
D.说明大革命加剧了法国的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2019-06-08更新 | 10411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0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