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资政新篇》提出,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兼通的人才需施以“三宝”教育。宗教道德教育为“上宝”,火船、火车、连环枪、量天尺等为“中宝”,文学艺术、诗画美术为“下宝”。这表明,《资政新篇》(     
A.较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具有初步近代化的治理理念
C.体现出农民阶级革命的需求D.注重消除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奖之”,“皖中士人莫不感奋”。曾国藩此举旨在
A.延续科举取士制度B.传承儒家优秀文化
C.践行中体西用理念D.争取传统士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资政新篇》一书中,洪仁玕简略地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国强兵的情况,主张太平天国不要再走传统的老路。在发展生产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展工商业,发展交通,开采矿藏,立邮局,办报纸,设医院等等。这说明
A.革命阶级局限性发生转变B.西学东渐进一步发展深化
C.开明政策得到了广泛实践D.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对于现实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彼此憎恶、凌夺、斗杀深感不满,主张国家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不侵犯。这说明当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
A.具有朴素的平等外交意识B.放松了对西方列强的警惕
C.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理念D.摆脱了农民阶级狭隘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4年,法国驻上海领事在信中写道:“我要请求您(法国政府)对我们所在的上海所处的孤立地位予以最大的关注,我在去年11月24日的快函中,请您在可能的范围内派一艘军舰给我,今天我向您重申这个请求。”由此可知,当时
A.法国准备扩大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清政府与法国的矛盾较为尖锐
C.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法国在华利益D.收回利权运动引起法国的恐慌
6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4年,东王杨秀清针对英国驻华公使包令提出的问题作出答复,其中——条便是:“我主天王,奉行天道,凡事秉乎至公,视天下为一家,胞与为怀,情同手足。”之后,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来到天京,要求太平天国遵守法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被太平天国领导人驳回。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固守天朝上国观念B.重视农民阶级的革命本性
C.深谙近代外交准则D.主张国家之间应平等交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这一政策调整
A.导致了清王朝中央权力下移B.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体现洋务运动获得广泛支持D.标志着汉族地主掌握了朝廷实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