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密迪乐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10年之久。他随文翰访问(太平天国)天京以后,于1855年10月1日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现在最好的下策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交战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

材料二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当时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政策,并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少,人多则多分,人少则少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2:(农民全年收获)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国库……(凡25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3: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储裕国课。弟弟细思安徽、江西火粮广有,宜领镇守将佐在彼晓瑜良民,照旧资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佑施行,“钦此”。

——《杨秀清上洪秀全奏折》


请回答:
(1)材料1规定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2)材料2规定了怎样的分配制度?
(3)材料3中“照旧资粮纳税”是一种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的太平天国政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9-0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 作业

3 .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4 .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

材料二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前言)。

阅读下表。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足的革命”的实际含义,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选择一个,然后指出对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谈谈你对其变化的认识。

2017-11-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文科实验班顶尖学生人教新课标版2018届高三历史《历史学科素养——叙述类试题专项突破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5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伦敦《泰晤士报》:“利用交战某一方……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向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1850年10月1日)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据材料概括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