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
B.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
C.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7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形势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D.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形成
2020-01-25更新 | 39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69.496.2624.25
190062.9911.2025.81
190555.7114.0430.25
191050.8916.1432.97
191448.3120.39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19-01-30更新 | 2772次组卷 | 68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B.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D.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7 . 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三个不同的年份中国茶叶销售情况的变化,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总销售量(万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6.40.9(14.06%)5.5(85.94%)
1865年前10.14.2(41.58%)5.7(56.43%)
1894年前16.028.23(51.94%)7.7(48.06%)

A.中国茶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B.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