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的传教活动。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政策B.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C.中国民众民主意识觉醒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2021-11-21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2022届高三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世界意识”普遍流行,例如以“万国”“全球”“世界”替代“普天之下”意义上的“天下观”,以“外国”“异邦”替代传统“四夷观”。“世界意识”的增强
A.丰富了“中体西用”内涵B.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
C.开启了外交近代化的进程D.促进了中西方平等交往
2021-10-1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中体西用”C.追求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
5 .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9-28更新 | 225次组卷 | 60卷引用:江苏省虔州艺术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8 . “战前,清朝还有一个大架子;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和灾难是空前的,继琉球、越南之后,朝鲜与中国之间的藩属关系也被割断。中国的惨败,使一些侵略者的代言人公开提出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把“瓜分中华帝国'一事提上侵略日程。”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新特点的条款是(   )
A.开辟内河新航线B.在苏杭地区开辟新口岸
C.允许日本在华各口岸设立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021-09-02更新 | 38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
2021·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
A.说明地方割据政权出现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1-08-08更新 | 98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