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甲午海战经远舰水下考古被列为201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发现,经远舰是以倒扣的姿态沉没海中。究竟是怎样激烈的战斗,让经远舰以倒扣的这种姿势倾覆呢?从考古调查结果看,经远舰的左舷曾遭受过密集炮火攻击。根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当日进行到下午四点多,“经远舰”已经受伤,它没有向最近的大鹿岛冲滩,而是向更远的大连庄河黑岛方向全速航行,引开战斗力最强的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野、秋津洲、高千穗、浪速四艘巡洋舰,使其紧紧尾随并进行攻击自身。由此可见
A.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B.考古资料通常可以验证或补充文献记载
C.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2020-01-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国会借口“保护通商”决定派兵到中国,发动了所谓的“通商战争”。首相巴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并指出“台湾北端对面的……是最值得考虑的”。以上这五个口岸,便成了条约第三款内容了。这次战争时期因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三元里民众发起了抗英斗争。

——整理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北端对面”口岸的名称,并简述“通商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2019-11-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6
3 . 从1840年开始,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的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中国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设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何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励)

——《辛丑条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请举两个材料一中所谓的“中国商埠”。
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发动了什么战争?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2019-11-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108
4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C“……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D“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A.A
B.B
C.C
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国会借口“保护通商”决定派兵到中国,发动了所谓的“通商战争”。首相巴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并指出“台湾北端对面的……是最值得考虑的”。以上这五个口岸,便成了条约第三款内容了。这次战争时期因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三元里民众发起了抗英斗争。

——整理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丘逢甲在文告中明确指出:“台湾属倭,万众不服”。大将军刘永福在《盟约书》中宣布:“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乙未年抗战”抗击了日军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200余人。

——林仁川《中华之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北端对面”口岸的名称,并简述“通商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乙未年抗战”的起因,概括“乙未年抗战”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
6 . 《甲午中日战争纪要》是1935年由民国政府编写的第一部甲午战争官修著作,书中所附精细作战地图来源于日军1904~1905年编写的《日清战史》。其实,彼时北洋海军有自己的专业测绘人员,也有绘制精美的军事地图,但流传极少,且在战后总结时未见运用,更未公开印刷出版。所以此书编辑时作者只能将日图翻为中文,并以中国为视角,整理史料和地图,而那时中国东北已经沦丧于日本之手,第二次中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据此可以说明
①北洋海军全方位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②甲午海战胜败之原因可以从两国战后总结中窥探一二
③民国政府编写此书蕴含着“籍资研究,用以警惕”之意
④日本编写《日清战史》直接目的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19年9月2日,国家文物局对外宣布,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确认了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了一批沉舰遗物。此次定远舰的发现,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在黄海海战中,与定远舰相匹配的史实
A.以重炮击中日旗舰“松岛”号,使其弹药库爆炸
B.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
C.由叶祖珪指挥,将士们同仇敌忾,英勇奋战
D.受伤后冲向敌舰,被敌鱼雷击中,船体下沉
2019-10-0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老人石附近海域,“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圆满收官。这是继“致远舰”后,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以下正确的是
A.“经远舰”对于近代海军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经远舰”在威海卫战役中惨遭日军击沉
C.甲午战争史研究须借助“经远舰”等考古资料的发现
D.“经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爱国捐躯精神值得称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