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
1900~1901年德国等8国《辛丑条约》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试联系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

(4)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2017-12-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1900~1901
德国等8国家
《辛丑条约》

材料二       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材料二中邓世昌壮烈殉国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在这一次战役中,身先士卒的爱国军官还有哪些?试举两例。这次战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在中国,不只是军队抗击外来侵略,更有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试举两例并说明其主要意义。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简阳阳安中学高一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下表为1895年某州县基层教官日记 (部分)。下表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中国(     
时间日记内容
1月24日《津报》冬月初九:旅顺船坞有英兵船八只,倭不敢问,已退出。
3月24日闻东省之将帅,有避敌者、纵敌者、通敌者,为之愤然!
3月25日闻倭人有每日给渠四百万元始停战议和之信,为之愤然!
7月27日少杰来,得悉台北失守,刘永福退至台南。时事不可为矣,李鉴堂中丞腔忠愤,令人感佩。
A.拒和抵抗成为共识B.与列强矛盾激化
C.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3-05-19更新 | 48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01年《辛丑条约》第二款第一条,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类别惩办对象
已死追夺原官,即行革职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四川总督李秉衡
皇上恩贷斩监候免死,发往新疆监禁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
在职,无皇上恩贷赐令自尽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
即行正法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侍郎徐承煜
革职,俟应得罪名,定谳惩办甘肃提督董福样

A.义和团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清朝统治者领导了义和团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条约名称签约时间签约背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的是哪两条规定?
(3)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条规定体现了资本输出的特点?指出这条规定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2021-09-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参战舰艇
(艘)
火炮
(门)
兵力
(人)
舰船损失伤亡人数
中方1019120525艘沉没1200
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300

①中日双方战斗实力总体上是敌强我弱
②黄海海域制海权控制在日本手中
③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仍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
④这场海战失败后,清政府立即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东北某些民众的抗日言论和抗日事迹。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代表言论和事迹
铁岭李葆真自出饷糈组效义营500人以助战守。
辽阳地等民众辽阳并凤城、山由岩、海城、新民交界周围七八百里,无民不团。
金州阎世开我的心志已定,宁做中华的断头尸,不做倭寇的屈膝人!

A.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力B.国人誓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C.抗日活动沉重打击了侵略者D.东北人民对清政府的拥护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下表是英国政府对此事的态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1894年7月25日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
1894年8月3日英国根据国际法认定日本应对英国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负责
1894年8月12日英国重申8月3日立场
1894年8月20日英国转而声称中国应负赔偿责任

A.英日争端化解双方矛盾消除B.中国不重视战争中的舆论战
C.事件责任的裁定受利益主导D.中国战败导致英国态度转变
9 . 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10 . 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A.民族意识B.经济实力C.政府领导D.国际援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