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山东省城济南的商贸发展已远不及烟台、青岛等“约开商埠”城市。随着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籍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19045月,在时任山东巡抚周馥和前任巡抚袁世凯奏请之下,在胶济铁路沿线最重要的济南、周村、潍县三地自开商埠。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材料二   济南开埠后,在山东政府“通商惠工"政策的扶持鼓励之下,中外资本源源流入。民办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洋行林立。至辛亥革命前,济南的城市人口由开埠前的12万增至25万。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济南开埠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济南开埠的历史意义.
2 . “《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贵。”“第三次失败
A.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促进了学习西方思潮的兴起
3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太平天国
D.甲午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
B.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
C.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
D.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说明《马关条约》
A.反映了日本资本输出的企图
B.中断了中朝两国的朝贡关系
C.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中、朝、日地位平等
6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普定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8 .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2016-11-27更新 | 259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下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
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
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
2018-09-04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