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19世纪末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20更新 | 21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894年,有位爱国将领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光绪帝为他所题的挽联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3 . 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起米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史称“衢州教案”。这一事件
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
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
4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民族主义有时候是一种激发大众爱憎和造就大众理想的信念,与此同时,非理性的排他意识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渲染,暴力由此找到了滋生的场所。”下列各项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6 . 1902一1094年中国翻译外国论著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德文书24种,法文书17种,日文书321种。据此推论较为合理的是
A.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B.中国人开始自办近代报刊
C.南京临时政府保障出版自由D.思想界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2016-11-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市高三上期期末质检历史试卷
7 . 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该将领辩护的扩张行动最可能是
A.九一八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甲午战争
8 . 下表是175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此表格提供的信息证明( )
A.外国列强在此时间段对中国进行了疯狂掠夺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全面的侵略
C.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D.中国、印度经济仍得到发展
2016-08-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惠安一中等三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矛盾业已根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次战争,如胜了,高丽(朝鲜半岛)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太平洋战争
2014-03-14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