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A.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曾纪泽收回伊犁
D.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
2017-11-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末,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成为“异域”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
6 .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①(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7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图一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战争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是?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2010-11-16更新 | 9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