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列强通过某项条款,在中国获得了数额最大的一次赔款,通过这笔赔款,列强不仅掌握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同时还控制着清政府的政治大权,这笔赔款(     
A.清政府开始屈服于列强B.让清朝丧失了关税主权
C.改变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D.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衰败
2022-12-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1912年日本利用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将“清国驻屯军”改称“支那驻屯军”,并将驻屯军数量扩大到数千人。材料中的“清国驻屯军”应建立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3 . 1903年的北京,某茶馆有四位中国茶客在聊天。甲说:“我办了一个机器磨坊,官差经常来要钱。”乙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听过光绪皇帝的讲话。”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曾和官兵一起血战洋鬼子。”丁说:“我儿子现在还驻守在大沽炮台,保护咱北京城呢。”四人中,说话不实的最有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2022-02-17更新 | 19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关条约》签订时,御史王鹏运形容:“大臣争于上,庶僚争于下,台臣争于内,疆臣争于外,以及防边之将帅,上计之公车,泣血拊膺,合词呼吁,下至农工商贾之流,废业奔号,辍耕太息。”王鹏运的描述表明了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下降B.使士大夫开始反思传统文化
C.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6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其建造地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该战役是
A.黄海大战B.威海卫战役C.马尾海战D.镇南关战役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牟世安《鸦片战争》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2021-01-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11-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赣南师大附中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10 . 下列哪一组通商口岸是在同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
A.重庆、广州、苏州B.天津、宁波、广州
C.上海、南京、厦门D.沙市、杭州、苏州
2020-1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