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资料:

1577年,丰臣秀吉声称要亲自“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佐藤信渊还主张日本天皇“取南京应天府,定为假皇宫”
至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海陆军频繁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1890年,在爱知县举行规模空前的陆海军联合大演习,天皇亲自担任统监,从此日军将野外军事演习制度化和全方位化,而且演习次数增加,且针对性、实战性更为加强
1887年,小川又次制订出《清国征讨策案》,提出“以五年为准备之期,然后待可乘之机而攻击之”。1890年6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抛出所谓“利益线”理论:“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是守卫主权线;第二是保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与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得日本的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地位得到发展,为其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再次侵华做了最初的铺垫。经济是日本发动再次侵华的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态度在解决行为方面是根本性的”

——据林伟功主编《日藏甲午战争秘录》等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论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论点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2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2018-06-19更新 | 1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二)
3 . 史料记载:“旅顺陷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卫口外。海军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坚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据炮台,以台之巨炮附击澳内兵舰。”史料认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是:
A.巨炮轰击B.部下掣肘C.隐匿不战D.敌强我弱
2018-04-02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冲刺复习历史专题 训练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