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 . 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
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
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下列对“激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决定了甲午战争结局
B.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影响了中日国际地位
D.刺激了日本侵华野心
4 . 革命元老吴玉章曾回忆道:“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学子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他们上书要求拒签的和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 . 有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某一条约时认为,“满清贵族及官僚所支持的一个短哲的夏季的狂暴,竟使中国的地位低到极点。它须负极重的赔款;它须依列强之意,保各国使臣在中国的安全。”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895次组卷 | 148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1899年,朱红灯树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1902年,义和团运动后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景廷宾在河北巨鹿县树起“扫清灭洋”的大旗。导致以上斗争旗帜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B.清廷成为列强的帮凶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辛亥革命的持续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义和拳纵火如戏,攻城打仗亦如戏法。西什库教堂久攻不下,礼部尚书献策端王、庄王,飞檄请来五台山老和尚,施法术攻城。这一做法反映了义和团
A.失败的必然性
B.反帝的顽强性
C.爱国的坚决性
D.扶清的愚昧性
9 . 威海卫战役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享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说:“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据此可知,清王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制度腐败
B.军纪松弛
C.指挥不当
D.军备落后
10 . 1897年9月9日,德园通知俄国,根据彼得戈夫会谈的精神,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为此,在德国刚刚占领胶州湾时,俄国外交大臣就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这反映出
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激烈
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清政府重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
D.列强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