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他是清末海军将领,在一场海战中,英勇奋战,率舰拼力冲撞日军‘吉野’号,以期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舰中鱼雷,与全舰将士一起殉国。”这里的“他”是
A.丁汝昌B.刘步蟾C.邓世昌D.邱逢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支持义和团运动,是因为义和团
A.提倡民主法治B.支持清政府统治
C.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D.盲目排外
3 . 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杭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4 . 1900年6月,南方总督巡抚与各国侨领协商彼此保持镇静,对朝廷向列强宣战的诏令置之不顾,事实上持中立态度。其称“拳匪叛变”或“义和团造反”,理论上谓朝廷被暴民胁迫,所取行动非复本意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朝廷向列强宣战是被义和团胁迫B.列强将南方督抚作为侵华代理人
C.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D.南方督抚的中立实际上是分裂国家

5 .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了苦难的深渊,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结合所学知识,请完成:
列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战后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扼要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019-11-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2015年4月17日在某一重大历史事件120周年之际,中国3艘海警船2015年第14次进入钓鱼岛12海里内巡航并宣示主权。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签订了体现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要求的条约
C.中国此后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D.事件发生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7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他们的签订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中所说的“诸国”进攻中国的时候,中国群众进行了怎样的抗争?并对这一抗争进行简要评价。
8 .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加快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加速了清政府灭亡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