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 . 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三个不同的年份中国茶叶销售情况的变化,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总销售量(万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6.40.9(14.06%)5.5(85.94%)
1865年前10.14.2(41.58%)5.7(56.43%)
1894年前16.028.23(51.94%)7.7(48.06%)

A.中国茶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B.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4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是(   
A.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洋务派主导
B.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C.俄国式道路使中国摆脱君主专制
D.中国式道路是五四运动影响的结果
5 . 下图是1896年,李鸿章在德国,亲自前往俾斯麦家乡,与赋闲在家的俾斯麦会谈。对这张历史照片的背景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出访德国购置军火,并拜访俾斯麦,学习强国之道
B.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后,为国人所不容,暂避欧洲,游历诸国
C.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游历欧洲,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寻找帮助
D.李鸿章为了推动德国参与俄国领导的干涉还辽,亲自拜访俾斯麦
6 . 近代中国由于国家贫弱,染病的“身体”成为“国家”的文化隐喻。
(1)以上是一张虚拟的病历表,实为制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或阐释)。请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这张病历表的理解。
要求:提取信息全面;运用知识准确;表述逻辑清晰。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
(2)结合所学,指出朱自清此文纪念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影响
2016-07-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