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漫画《文明的进化》(如图)中张牙舞爪的日本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挑战手执双管火枪的中国巨龙,而既文明又爱好和平、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则背靠重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表明

A.清政府采用外交手段维护权益
B.日本借助于西方侵害中国权益
C.甲午战争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
D.西方列强力图避免中日的冲突
2019-05-18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十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清末中央集权遭严重削弱
B.东南督抚支持义和团运动
C.清政府认可东南互保运动
D.义和团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4 .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2018-09-11更新 | 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
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6 . 对于义和团,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劳顿的引证
A.正确揭示了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B.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寻找借口
D.对史实的论证存在主观片面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2017-11-17更新 | 365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1届高三2月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