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A.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D.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023-03-01更新 | 235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6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94年,日军重兵压境,中国驻朝官员多次“请添重兵”,李鸿章复电说:“我再多调,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
A.对日推行妥协退让的策略B.准确地把握了朝鲜的局势
C.调整对外政策D.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调停
4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此言论
A.推动了救国方式的深刻改变B.旨在克服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正确分析了战争失败的根源D.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6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2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与列强合作。后来,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形成“东南互保”协议,虽未签字,但是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C.激发义和团反抗西方列强的爱国热情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11-17更新 | 660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01年之后,“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材料说明的问题是
A.外国公使可以在清政府中担任官职B.外国公使在清政府中拥有决策权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 “《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第三次失败”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促进了学习西方思潮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