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6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幅甲午战争时的日本漫画:“列强在围观一身穿清兵服装,伤痕累累,拖着长尾巴无路可走的猪。”对此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列强希望趁机获取利益B.列强支持革命派的活动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日本受到西方列强的孤立
2 . 恩格斯预判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下列史实符合恩格斯的预判的是(     
A.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B.《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华驻兵
C.义和团拳民提出“扶清灭洋”D.庚子赔款导致大清财政破产
3 .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对中国的侵略,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反映了( )
A.侵略中国的列强增多B.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C.民族危机不断加深D.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2023-01-23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872—1918年中国五大口岸的中药材出口额比较。据此可知,当时的中药材出口(     
A.汉口在外贸中无足轻重B.上海始终居于第一位
C.广州的重要性持续下滑D.重庆有后来居上之势
5 . 甲午战败后,清廷内外与日本再战的呼声甚高,保守派官员也激烈反对议和,朝廷在20天内收到了约有2500人签名的130份反对赔款、议和的奏章。这侧面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开始B.国人民族意识增强
C.保守派思想出现转变D.清政府统治基础动摇
6 . 自2015年8月起,在黄海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打捞中,100多件文物陆续出水,其中一组瓷器碎片拼合后,出现了显现出“致远”的铭文字样,成为推断“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的依据。作为重要的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与中国认为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开始不同,日本教科书认为海战只是“军事冲突”,战争是从8月日本宣战开始的,日本教科书对“军事冲突”描述并不具体,既未提日军首先向清朝巡洋舰开炮,也未讲日军击沉运输中国军队的“高升”号英国商船。据此判断,日本意在(     
A.激发日本人民族优越感B.避免中日矛盾激化
C.渲染日本军队英勇无敌D.淡化战争侵略色彩
8 . 1881年到1894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300多公里。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新增铁路全长9200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的铁路只有850公里。这表明(     
A.顽固势力阻挠铁路修建B.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倾销
C.甲午战后政府更加腐败D.列强加剧对中国的侵略
9 . 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023-0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