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淞沪会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兴趣小组研学的主题是
A.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B.近代中国自强历程
C.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D.近代中国求富历程
3 . 据载:“辛五(1841年……英夷在乡村淫掳,粤人愤懑,聚集团勇于三元里要隘设伏,殪其渠帅伯麦、副帅毕霞,斩首七百四十八级。”此战
A.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巨大影响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C.是清军反侵略斗争的重大胜利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021-08-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内容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当地民众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民众思想言论出处
台湾属倭,万姓不服……如赤子之丧父母,悲惨甚极台湾巡抚唐景崧奏报
台民惟恐倭力攻台,愿投效杀贼者日有千数百人台湾官员奏报
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巡抚唐景崧奏报
有全台皆兵之感侵台日军

A.台湾同胞朴素而又强烈的民族情感
B.台湾人民奋起抵抗荷兰殖民统治
C.民众渴望结束分裂状态的强烈愿望
D.抗战期间民众英勇抗击日军侵略
2021-05-21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民族创痛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被动状态、实现初步群体觉醒的重要导火线。而中华民族具有群体觉醒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大群体,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并相继创立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标志性概念。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B.新社会力量的崛起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
C.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
D.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最终趋向政体统一性
2020-12-17更新 | 858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据载,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当地民众请巡抚唐景裕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万姓不服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不甘被西方奴役的呐喊B.誓死不屈的民族爱国精神
C.对政府割让台湾的愤怒D.坚决反抗日本的残暴统治
8 . 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西方资主义的侵略史与中国人民的斗争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近代的中国的危机与反应”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7-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围绕“危机与抗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