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召开。1月25日,列宁逝世的消息传来,大会决定休会三天,以示悲伤和悼念。这从侧面说明(     
A.国共合作正式形成B.联俄联共政策被认同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北洋军阀被基本推翻
2024-01-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 . 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
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
2023-04-06更新 | 1532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一一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B.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陆续建立
C.上海是进步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D.先进人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四期间的学生领袖罗家伦从切身经历出发,感受到了“五四”前后的变化。“五四”前大家多谈“受了多少压迫,经了多少苦战”,“五四”以后则“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A.挽救了民族危亡B.推动了民主革命转型
C.推动了思想解放D.影响了反帝运动发展
6 . “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     
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C.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7 . 有学者指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如表)。由此可知(     
代表性事件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鸦片战争开始萌发
甲午中日战争初步觉醒
五四运动升华
抗日战争高涨

A.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B.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
C.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D.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根本原因
2023-02-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8 .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1922年的中共二大则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C.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做出决策D.已经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9 .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开端,写中共党史、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写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史、写新文学史等都要从这里开头,这是毫无疑义的”。“它”是指(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
2023-01-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高级中学、盘湾中学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新爱国香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这些做法(     
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旨在改变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
2023-01-11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