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吴玉章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说:“去年以总理逝世,各地民众参加追悼会者,人山人海,尤为本党势力深入民众心坎之绝大机会。”由此可知,当时的国民党致力于(       
A.创建革命统一战线B.筹建南京国民政府
C.进行广泛社会动员D.推动国共合作形成
2 . 1922年11月,中共在《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中明确指出,“在国民党中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及为工人阶级利益与自由的口号”,如果国民党与帝国主义者妥协,“吾人即宜反对之绝不容顾忌”。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
A.反对进行国共合作B.贯彻民主革命纲领
C.重视开展工农运动D.主张开展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建设,几乎无一不是成功于五四以后,如廓清军阀、中国统一,以及其他大小事业,如交通、禁烟、行政整理、法律改革、学校发展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奠定了推翻军阀的物质基础B.实现了中国社会的重构
C.提升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D.使救亡和启蒙开始结合
4 . 中共二大《宣言》虽然指出帝国主义操纵封建军阀,也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但更加突出反封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发刊词中虽也呼吁反抗帝国主义,却明确提出“军阀的内乱”是“和平统一与自由之最大的障碍”。这反映出,中共当时
A.正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国民革命B.以武装起义对抗军阀的屠杀
C.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解有待深化D.着手起草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1922年以来五四运动在各阶段教科书中的介绍(关键词)
            绍 (关 键 词)
1922年“壬戌学制”影响下中学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外交失败的结果;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惩办卖国贼;中心:北京、上海
1956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突出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共产党人领导运动;参加人群与被捕学生人数减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表中关键词的变化趋势表明
A.教科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保持中立B.科技发展促进运动的政治意义凸显
C.历史教育应远离政治经济文化变化D.国家主义教育观念受到了高度重视
6 .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回忆道“在一大到二大之间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是非常复杂的,同志们容易发生误会,以为无产阶级政党只应做无产阶级事情,其实这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蔡和森认为
A.党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B.党的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C.应该加强党对革命的领导D.应该加强党史的研究工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
2021-06-15更新 | 128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